北京商報訊(記者 姚倩)12月29日,針對相關文章質疑公司用“誤導性陳述”編造600億市值謊言一事,健帆生物發布澄清公告稱,公司對上述媒體報道的有關內容進行了認真核實,公司明確聲明文章中的內容與事實不符。
日前,市值風云一篇名為《<自然>雜志用一篇“打臉專用文”,暴擊了健帆生物用“誤導性陳述”編造的 600 億市值謊言》的文章,從主營業務的介紹以及數據引用等方面對健帆生物進行了質疑。
文章稱,健帆生物主要從事血液滴灌相關產品的研發、生產與銷售。2019年,該公司的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實現收入13億元,占總營收的91%。在介紹主要業務時,健帆生物宣稱:“作為手術、藥物之外的第三種療法,血液凈化技術正越來越廣泛的用于各種疑難危重疾病的臨床治療。”
對此,上述文章認為,血液凈化主要是指血液透析,也包括血液濾過、血液透析濾過、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、單純超濾、血漿置換、血漿吸附,血液灌流。血液凈化涉及到的這些方法多是以競爭和排他關系為主,比如如果能用血液透析應對的疾病,負責任的醫療從業人員基本不會再上血液灌流。健帆生物所用的“越來越廣泛”表述具有影射性且不成立。
文章同時對健帆生物數據的引用提出了質疑。在可轉債募集說明書中,健帆生物引述了2012年《柳葉刀》的調查稱,“中國成年人群中慢性腎臟病總患病率為10.8%,因此預計全國慢性腎病患者約1.5億人”。在原論文中,實際數據為1.2億,且強調由于統計方法原因該數據有可能被高估。
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,健帆生物數據來源的求證過程不嚴謹,存在一定問題。針對上述質疑,北京商報記者聯系采訪了健帆生物,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。
健帆生物在澄清公告中稱,公司譴責不實報道的相關當事人不負責任的行為,根據事態發展情況,公司將保留追究相關當事人法律責任的權利,以維護公司及廣大股東的合法權益。12月29日,健帆生物盤中一度跌近10%。截至收盤,健帆生物跌0.6%,市值563.05億。
事實上,數據引用受到質疑的上市公司并非健帆生物一家。康寧醫院在招股說明書中引用數據稱,2015年中國有超過1.8億人患有精神疾病,按全國14億人口計算,平均8個人里就有1個精神病患者;貴州百靈曾公告稱,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,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約有4.25 億人,預測到2040年,全球將會有6.42億人患有糖尿病,而中國糖尿病患者也將達到1.51億;常山藥業則引用數據稱,國內 ED(勃起功能障礙)患者人數約1.4億人······上述數據均引發熱議。
12月28日晚,常山藥業發布公告稱,由于數據信披違規,公司及公司實際控制人高樹華收到中國證監會河北監管局下發的《行政處罰決定書》。中國證監會河北監管局決定對常山藥業給予警告,并處以60萬元的罰款。同時對高樹華給予警告,并處以30萬元的罰款等。